知道有儿童节,已经是上小学时候的事了。那年我们是春季入学,因为是班长,理所当然成了第一批红小兵,“六一”举行了仪式,戴上了袖标。不久后恢复了少先队的名称,袖标也换成了红领巾,班长也就成了中队长。当时不知是傻还是名利观念淡泊,觉得没啥,就是换个名称。那时要知道军衔里班长顶多是个士官,中队长可是上尉啊。可不得得意一阵才消停。
那时候令人得意的事不是升官、发财,而是劳动,劳动是最光荣的事。一说学工学农大家很兴奋、很向往。那时学校都有定向联系的工厂和农村,“走出去”大家最开心。有一星期到郊区学农,刨山芋,劳动比春游还带劲。晚上的睡觉的地方是放农忙假的乡村学校校舍,课桌拼成一大通铺,课桌有高有低,小干部主动睡高低不平的连接处,这点困难也容易克服,低的地方被子多叠两折,基本上就平了。到五金厂学工,看着师傅们拿崭新的痰盂喝水,立刻咱们这些小学徒们一人脸上扣一个痰盂灌自来水。还有“请进来”,就是厂里把活交到学校,课堂就成了车间。有一次是组装小煤油炉,工作很简单就是上螺丝。大家干的很起劲,比赛看谁干得快,为了赶进度,我把手套摘了。速度是快了,手上可就打了泡了,很得意,展示给大家看。后来,其他人也仿效,水泡不稀奇了,骄傲的资本也贬值了。
遵照领袖教导:“学生以学为主”,因此这样的机会并不多。平常如何体现爱劳动,最抢眼的就是抢着打扫班级和校园卫生。为了得到这样的机会,同学们往往很早到校。最夸张一阵,8点钟上课,有的同学6点多钟就到学校。老师都觉得过了,于是加以引导,要大家不光在学校爱劳动,在家也要帮助家长搞家务劳动,并给值日排了班,盲目竞争的现象才熄火了。
再有就是义务劳动。学雷锋,找个上坡的地方,帮忙推车。那会儿垃圾车用马拉,其他货物,如食品、蜂窝煤等日用品的运输工具似乎多用板车。小蛮牛一个劲蛮推,车已经下坡了还在推,板车师傅的脚几乎要离地了,一侧身屁股坐在车把上,推拉皆不用,可以飚出去老远。离学校最近的公交终点站,是我们义务劳动最爱去的地方,那会儿公交车票五分钱一张。平常出门,路近一点都是走路,远一点则是坐自行车后座或前大杠,坐公交车是很奢侈的。到公交站帮助扫车厢,擦车窗,可以尽情在车厢内逗留,这很过瘾,最过瘾的就是拿橡皮水管冲车身,小孩儿家那个不喜欢作水。
学期结束,成绩报告单的评语中都会有“热爱劳动”四字,小伙伴们倍感荣耀,倍感幸福,皆大欢喜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